点个赞
扩招后如何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——代表委员热议研究生扩招
-
浏览
93
-
分享至
-
0
今年,研究生将扩招18.9万人,研究生整体招生规模也将突破百万,实现历史性飞跃。研究生扩招之后如何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?记者就此对代表、委员和专家进行了采访。
扩招是国家发展战略需要
“研究生扩招不仅仅是应对疫情、减轻就业压力的一时之策,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。”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认为,研究生教育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,国外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生占比普遍在30%以上,而我国仅为15%,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,人才培养结构需要进一步上移。
我国恢复学位制度以来,研究生教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,是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之一。然而,当前研究生教育的短板也逐渐受到关注,如高校教育教学资源不足、师资力量跟不上、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。
在全国人大代表、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看来,“双一流”高校在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还有3个难点:一是如何突破学科壁垒,有效推进学科交叉的体制机制改革,培养拔尖创新人才。二是对标国际一流大学,如何推动研究生的原始创新,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。三是研究生教育是一项全民工程,如何在培养过程中有效利用社会力量,真正做到“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”,这是当前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难点和重点。
建立健全全周期培养机制
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集中体现,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之一,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势在必行。
“要分类施策、精准推进,让学术的更学术、专业的更专业,把知识创新能力和创业创新素质同时提上去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建议,“一方面,要持续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,统筹安排硕士和博士培养阶段,促进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,重视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科研训练,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水平培养;另一方面,要推动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,加强联合培养基地建设,强化产学结合和双师指导,大力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。”
全国政协委员、东南大学教授吴智深认为,对专业硕士来说,要明确职业性是其根本特征之一,将专业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和学位审定的重要考虑,并贯穿招生录取、课堂教学、实习实践、学位论文等全环节。
而对学术硕士,要以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,建立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。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监控和过程管理,通过同行评议等途径,加强质量监管。而导师也要深入一线,深度参与研究生培养,大幅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教授童金南则认为要建立健全“选才、育才、用才”全周期培养机制。他说,一是严把研究生教育的“入口关”。二是完善全方位育人机制,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责任,完善科教融合机制,提升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,提升国际交流水平。三是要加大分流淘汰力度,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,严把“出口关”。四是关注关心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后续成长,帮助他们不仅“学有所成”而且“学有所用”。
加强高素质研究生教师队伍建设
“提高研究生质量,导师是关键,必须加强导师的力量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刘占芳说,在导师的遴选方面,可以学习德国严格的工科教授遴选标准,要求“博士毕业+工业界经验”,再回归校园,“这样遴选出来的导师一定是热爱科学、热爱教育的”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甘肃农业大学教授马晖玲认为,在导师遴选上要破除唯职称、唯论文的导向,使一些优秀的青年教师进入导师队伍,以扩充教师队伍数量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。
在全国政协委员、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袁直看来,导师再忙,也应把学生培养作为第一责任,一方面加强学术引导,一方面着力培养健全人格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天津大学教授刘昌俊建议,国家和高校应着力减轻教师负担,增加教师的荣誉感和幸福感,让他们安心、静心、宽心从事育人和创新研究;同时,要健全考核方法,建立多维度、多层次的考核制度。
转载:中国研招网
预约电话
13829718820在线客服
立刻咨询
-
天河校区[查看地图]
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路9号耀中广场A座2719-2721室
咨询电话:13829718820
日间咨询:13829718820
夜间咨询:13829718820